您的位置:首页 > 宣教阵地

方家街60号的红色记忆

发布日期:2019-08-16 16:15来源: 市委党史研究室阅读次数:字体:[  ]

川北工委秘密交通联络站,位于三台县潼川镇方家街71号院(原60号)。该院为四合院,土木建筑,座北向南。东、西、北面为平房,南面临街房屋为一楼一底。阁楼木质结构,窗户镂空“#”花木雕,具有明显川北民俗建筑风格。

1940年6月,三台中心特支为方便与川北各地党的联系,在县城方家街60号李淑君家建立秘密联络点,负责收转上下级信函、传递情报、存放文件和红色书报、接待上级领导同志。1946年3月后,联络点直属川北工委领导,为川北工委联络站。方家街联络站一直战斗到解放,在国统区历经10年严峻斗争考验,出色地完成了掩护上级领导、保管机密文件和交通联络任务。

1939年11月中共三台中心特支成立后,三台中心特支隐蔽在川北森林事务所内。1940年6月,为了便于中心特支与上、下级党组织取得联系又不至于暴露,决定建立一个秘密联络点。特支负责人黄友凡通过伍智敏(伍集,党员)的关系,得知方家街60号(今潼川镇方家街71号)是伍智敏的大姨李淑君的家,便对周围环境进行了调查。方家街在南门城内,多是穷家小户,靠扯茧扒子、洗衣服为生,又比较僻静,是建立秘密联络点最理想的地方。黄友凡以教文化为名出入这里,经常给李淑君、李贵芳(伍智敏的嬢嬢)、李剑鸿(李贵林,李淑君之子)上政治课,讲抗日形势,讲共产党的宗旨和党的政策,讲陕甘宁边区人民当家作主人和妇女解放等,很快提高了他们的政治觉悟,使她(他)们萌发了加入共产党的思想,由伍智敏发展李淑君入党,黄友凡发展李剑虹入党(组织关系转到县初中支部),李贵芳成为积极分子,李淑君一家成为革命之家。因此,黄友凡逐渐把这里建成党组织的一个秘密联络点。主要负责收转上级来的信件,存放秘密文件和红色书报,接待上级来往联系的同志。李淑君和伍智敏专门为黄友凡安排了一间小阁楼,供他晚上看文件,处理党内的一些工作。

为了有利于川北党的交通联系工作,这年秋天,饶孟文拿了一些钱,要黄友凡在三台筹备一个生意。黄友凡决定由马天益负责经营,并调跑交通的老朱参加,又从李淑君、伍智敏那里凑了一些钱,借她们的家俱,在小南街开起了一个杂货店,出售油、盐、烟、酒等,把这里作为川北党组织的一个交通联络点。开张不久,形势突然发生变化,阆中党组织再次遭受破坏,为不影响三台,便主动停业,仍以方家街60号为川北党组织的联络点。

1941年,黄友凡转移后,交通联络点由李淑君负责。

1942年春,一个不知姓名的人到联络点探问姓张的人(指张光昭,中共三台中心特支负责人),说他带的信交本人。李淑君见来人没有说接头暗语,便否认有姓张的人。事后立即向领导汇报了此事,党组织怕发生意外,经李维、张光昭研究决定,将李淑君及其年幼的子女转到遂宁,对外则扬言到重庆去了。后经党组织调查了解,寻找张光昭的人是党内同志,因失掉党组织关系,到三台找党。党组织调查清楚后,即1943年春,通知李淑君返回三台。次年,三台党组织负责人王叙五与川北工委书记李维到李淑君家,决定三台方家街60号作为川北工委的联络点,继续开展活动。李淑君以做棉花生意为掩护,做党的联络工作。

1946年3月,川北第二工委成立,方家街60号李淑君家成为川北第二工委的联络站。1948年2月,川北第二工委改名川北工委,方家街60号成为川北工委直属秘密联络站。川北工委领导同志华健、魏文引等到三台,均在方家街60号接头联系。他们在这里开会研究工作,有时随同王叙五一起以收售棉花为名,分别到各地流动指导,组织领导群众开展“四抗”斗争,方家街60号成为川北工委和各地党组织主要领导同志来往留住、接头联系、研究工作、信函传递、文件资料保存的重要地方。交通联络点与党同呼吸共命运,经历了艰苦的岁月,出色地完成了掩护上级领导、保管机密文件和交通联络任务,在迎接川北解放事业中做出了突出贡献。

(三台县委党史研究室  供稿)